首页 男生 穿越小说 改变

第三十四章 接待宋应星 黄河改道

改变 松一般坚韧 9064 2022-10-04 21:29

  

  第三十四章接待宋应星黄河改道

  回窑岗时,陆成祥上了张知木的车子,李云鹤又挤了上来。

  上了车李云鹤不顾陆成祥的不满,大大咧咧还问,“陆先生,我不挤你吧?”

  陆成祥对李云鹤也没办法,他是张知木的爱将,不过陆成祥话也没客气,“就你小子敢胡闹!你也是领军的元帅了,就不能稳重一些?”

  “哎呀!陆先生,我想稳重啊,可是稳重不了怎么办?”李云鹤和张知木也敢开玩笑,象陆成祥这样的,他更不在乎。

  “别贫嘴了,陆先生说得对,你已经是整个窑岗工业系统的带头人,要有点儿领导的样子。”张知木数落着李云鹤,又问,“你们那个三角翼怎么样了?我看那些试验动力车的都跟着汽车队出发了。不是没人管这些了吧?”

  “哪能呢,那些人在家也帮不上啥忙。只有实验的时候才能用到他们。”李云鹤说,“我已经安排刘宝学,让他们帮着制作钼管儿。要求他们制作完了,同时把钼管儿的参数都检测出来。估计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搞好。他们现在也是太忙。河西的运回来了不少镍和铬矿石,他们正在炼合金钢呢。对!就是你说的白钢,不生锈的那种。还有镍铬合金丝,制作电阻的那种。”

  “好啊!不锈钢出来可太好了,好多地方都用得到。还有那个电阻丝要是弄出来,我们以后搞电加热就会简单多了,也便宜多了。以后,我们的滹沱河要是发电了,短时间内,我们的电会非常充裕也会非常便宜。普通百姓都可以用电炉子做饭,使用电饭锅更方便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“等等!你们说的我有些没听明白。张总你是说我们还要能生产不生锈的钢?”陆先生没听明白,也是有些惊奇。

  “普通钢里面加上镍和铬,就会变成不生锈的钢。这样的钢直接就可以制作食品厂装豆油的大罐子,白酒厂装酒的大罐子。好多地方都用得上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“还有,你说的电饭锅是怎么回事?”陆先生兴趣不小。

  “就是在一个锅底下,装上一个电阻丝加热器。再装上一个双金属控制器。这个双金属控制器,可在电饭锅开锅一段时间后自动跳闸,转换到保温状态。用电饭锅做饭既简单又方便,再也不用看着锅,还要不断的翻锅害怕饭锅糊底。电饭锅做饭就极其简单了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“啧啧!以后会不会有替人吃饭的机器?”陆成祥咋着舌说。

  “哈哈哈!”三个人笑了起来。

  张知木又问:“我们在河西那边开矿的人选都安排好啦?”

  “早好了,到酒泉的那批人已经走了。后面的人也马上就走。”李云鹤说。

  “等铬矿石大批的运回来,你们要和清风子师傅他们一起研制电镀炮膛的工艺。铬金属硬度极高,要是枪炮的膛线镀上一层铬,不生锈不说,还耐磨。炮膛和枪膛的寿命会延长不少。”张知木说,“镀铬技术掌握好之后用处还很大,普通金属镀上一层铬之后,就会敷上一层又硬又亮还不生锈的金属铬。这东西用处也不小,最起码非常漂亮。我们的自行车车把横梁要是镀上铬是不是会很漂亮?”

  “哎呀!现在炼钢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。”李云鹤感慨的说。

  “我有一个想法,我们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冶金学院?专门培养冶金技术人才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“我看行!也应该成立一个这样的学院。炼钢是我们的大事儿。它制约着我们的发展规模。现在有不少项目不敢大上,一个是考虑电力,一个是考虑钢铁。”李云鹤很赞同张知木的提议。

  “这个学院的地址和院长我都想好了。”张知木说,“我们不是在窑岗和冶场之间开始建设生活区吗?我看就把钢铁学院建在那里,那里离冶场还近。那个院长就让刘宝学担任,他的文化水品比你父亲高。他做院长更合适。”

  “那冶场谁来管呢?”李云鹤问。

  “暂时没人能替代刘宝学,你父亲包头那边还忙不过来,就由刘宝学先兼职吧!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。其实具体事物可以由副院长多管一些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陆成祥接话说:“张总要是下决心建这个学院了,回去还要和卢先生马上研究下。好多现在建的基础设施,都要兼顾到新学院的建设。你说的那个位置倒是真不错,有山有水的。电车线路还要通过去,交通也方便。”

  “建学院啊,是我们长远的投资,他带回来的效益马上看不见,可是后劲儿长。”张知木怕陆成祥心疼银子。

  “嘿嘿!张总,你放心,这些事儿我现在看的很明白。好多以前我看着花银子心疼的事儿,现在看来都赚银子了。建一个学院用不了多少银子!”

  陆成祥的话让张知木有些吃惊,不过张知木马上明白,窑岗现在真的是太有银子了。窑岗每天进出的车队、驼队都是络绎不绝的。火车轮船每天都在轰轰往来。他们会带来大把的银子。过去,皇上借一次银子,陆成祥就象大病一场一样。可是现在陆成祥已经很坦然了。一是习惯了,二是现在他手里真的有银子了。陆成祥的精神状态好像和银子的多少成正比,张知木觉得陆成祥现在是越活越精神。

  李云鹤开玩笑说:“我说,陆先生,你现在是越来底气越足啊?”

  “哼哼!小子,我们不但银子足,你知道我们这一年建了三个大型粮库吗?都是可以进火车的大型粮库。”陆成祥说,“出了窑岗现在山里那个,还在包头、西安各建了两大型粮库。而且马上粮食就能装满。我准备明年再在潼关那里建一个大型粮库,那里是交通枢纽,往哪里调运都方便。还有盐城、汾州也再建大型粮库。有了银子、粮食你说底气足不足?”

  “足足!”李云鹤赶紧说。

  “陆先生说得好!我们是手里有粮心不慌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“张总,我今天想跟你说的就是粮食的事儿。”陆成祥说,“马上秋粮收上来。我们这几个粮库也就差不都满了。现在市场上的粮价我们可以完全控制住。这几个粮库满了,明年不打粮食陕西山西也够吃。”

  “还得建粮库,”张知木说,“我们明年就要南征了,地域面积扩大一倍不止。人口更是要多不少。”

  “可是粮食太多,放的时间太长也不行。”陆成祥说。

  “要准备一笔大的粮食支出,”张知木说:“我们拿下中原以后,我有一个想法,想把黄河改道。”

  “啥?”“啥?”陆成祥和李云鹤同时惊问道。

  “呵呵!你们别瞪眼!”张知木说,“现在的黄河也是从开封改道向南夺淮入海的。这样情况已经几百年了,黄河携带的泥沙淤堵了淮河入海口,逼的淮河进入长江,几百年来水患不断。我们想管好那一方,必须彻底治理这黄河入海和淮河入海的事。我的想法是让黄河从开封改道,向东北方向沿着山东济水河道入海(现在的河道)。这样需要大批的人力修筑黄河新坝。我们不能硬性摊派民工,完全靠银子也不行。但是如果每个到工地干活的人,我们每天管吃的还发一斤粮食,是不是就可以雇来很多人了。”

  “那些没饭吃的人还不挤破脑袋。”陆成祥说,“要是想工程进度快,弄不好要几十万人一起干。我们准备的粮食也要上百万担才行。这还是只是黄河这段。淮河那边也要修啊!”

  “所以啊!陆先生还要多准备一些粮食才行。”张知木说,“过去,一有大的工程,百姓们都肝颤,因为需要他们出工出力。所有花费都要从他们身上出。现在有大的工程百姓们反倒跟着受益。这是利国利民的事儿。”

  “可是花银子的事儿!”陆成祥没说,李云鹤把话说了。

  不过,张知木没想到,陆成祥一瞪眼,说:“我们要是能把这些地方的水患治理了,那里可是一个一年两季粮食的好地方。花多少银子,慢慢的我们都能挣回来。再说了,收回来的人心那是银子也不换的。”陆成祥现在的觉悟可不是以前了。这让张知木更欣慰。因为自己的战友已经能站在很高的高度想问题了。

  这样的事情,只要跟陆成祥说一遍就不用多说了。他会考虑的比张知木想的还周全。这是让张知木最放心的。

  宋应星的到来,张知木还是很重视的。张知木派人在凌水码头迎接他的一家人,然后又在窑岗码头上亲自接他们。

  见到张知木亲自到码头,宋应星非常激动。一踏上码头就给张知木拱手施礼说:“哎呀!我宋应星何德何能敢让张东家亲自迎接。”

  “宋先生,千万不要客气,我们可是老朋友。我盼望能在这里见到先生您,可是盼的太久了。今天,能在此迎接先生是我很荣幸的事儿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让宋应星不习惯的是,身边有很多记者“咔咔”的直拍照。张知木安排车辆将宋应星一家人先送到了窑岗宾馆。张知木准备设晚宴招待他们,相约晚上见。

  接完宋应星,张知木分别请了在窑岗的领导们晚上一起赴宴,为宋应星接风。

  黄玉坤已经给宋应星一家人准备了一套独门独户小院子,也是一栋独楼。安排好宋家人住下后,就有人带着他们去看那套房子。让宋家人做梦都想不到,窑岗人会给他们一家这么好的一处住处。一个落难的官员,刚刚吃住都困难的,马上就一步登天,让他们一家人就象在梦里一样。有些不敢相信,这座有上下水、煤气、暖气、电灯、电话的房子就又他们住了。

  晚上,宋应星的家人由黄玉坤陪同在另一个包间用餐。窑岗的一班领导除了卢炳义去了西安,今天都过来陪同宋应星。这让宋应星非常感动,也显得很惶恐。

  张知木给他们一一介绍了窑岗的各位领导,宋应星也按照窑岗人的习惯,一一和大家握手。

  宋应星是由于写一本儿《天工开物》而名满天下的。可是大明朝的官员对这些所谓末流东西极端的排斥,认为不入正流。宋应星也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重视,弄个亳州知府的位置,还是凭着别的本事。他没想到窑岗人对他这样一个落难的知府会如此的重视。

  张知木首先替卢炳义先生向宋应星道歉,介绍了卢炳义必须去陕西,考察那个调水工程的事。

  “卢炳义先生走的时候,一再跟我讲。一定要向您好好说说这事儿。本来他是要在窑岗好好接待您的,可是陕西那边有几十万人等着要开始工作。没办法他们必须马上赶过去。请宋先生一定要谅解!”张知木解释说。

  “哎呀!我今天能到窑岗来,就要感谢卢先生。谢都谢不急呢,还有啥原谅一说。卢先生干的都是大事儿,我们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。”宋应星赶紧说。

  酒菜上来之后,张知木做了一个欢迎词。宋应星也举酒表达了谢意。

  酒过三巡之后,宋应星对张知木说:“张东家!我们想到窑岗人会如此厚待我。要是早知道这样,我就早该过来了。”

  “现在宋先生过来也不晚,记得上次我们见面时,我说过,宋先生啥时候到窑岗来我们都欢迎。只是没想到宋先生离开亳州之后,没有联系我们。让先生和家人受不少苦。也是我们忙的疏忽先生的事儿。”张知木说。

  “张东家客气了。我一家人逃到淮安,后来又逃到扬州,原以为我也是一个知府,也是朝廷命官。就是治罪我们,也要该审的审,该判的判吧。可是到哪里都没有人理我们。弄得我一个堂堂知府象一个乞丐一样。唉!要不是李公子后来找到我们,我们真的要讨饭了。”宋应星说的眼泪要流出来了。他们一家人,的确受到了不是少冷眼。

  欧阳鹤说:“宋先生早该找我们才是。”

  “嗨!上次,张东家那么劝我来窑岗,我都没答应。落难了也就不好意思开口了。”宋应星还真的是个实在人,实话实说了。

  张知木说:“我们就不说这些了,过去的翻过去。我们终究还是走到一起了。我想宋先生的本事,在窑岗会大有用武之地。我的想法是这样的。我们窑岗这些年,发展的也很快。宋先生也要花点儿时间熟悉一下窑岗的情况。我有一个很具具的想法是,想用我们窑岗的印刷技术,重新翻印一版《天工开物》。现在我们生产的纸张非常好。这个工作,宋先生马上就能上手。也可以干着,慢慢的熟悉情况。宋先生的待遇问题也不用多虑。我们会安排好的。”

  “太好了!那本儿《天工开物》,我正有很多地方想修改一下。这次再版的是时候,就一并改好。至于我的待遇,张东家不用太在意,到了窑岗有了安身之处,能有个温饱就行了。”宋应星还很客气。

  宋应星的知识面的确是很广,跟谁都能聊几句。和阎伯驹可以谈论牲口马匹,和陈玉峰、欧阳鹤也可以谈论战略战术。和陆成祥又可以谈论生意上事,那里啥样物产好及价格几何,都能谈论一下。

  宋应星问,卢炳义到陕西干的调水工程是怎么回事儿,张知木给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之后,宋应星简直有些惊呆了。半晌,宋应星才说:“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完成这样的一个工程,可是这个想法简直太惊人了。前朝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解决秦岭南北的水路交通的事,可是劳民伤财,最后都没有实现。你们要是能把这件事儿办成了,那可是功德无量啊!”

  说到窑岗现在有了一个部门儿,专门儿研究培育农作物良种的工作时,宋应星非常感兴趣。张知木和他说将来要研究出来亩产千斤的小麦和水稻的时候,宋应星有些不相信。可是张知木跟他讲了三系育种的办法时,宋应星有些似懂的非懂的说:“看来,我到窑岗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了。张总给我一些时间,我要静下来,先做学生。”

  这正是张知木希望的,“宋先生,我们都要不断的学习。我也希望宋先生能把我们的掌握的学识,结合您的知识,再创造新的东西。”

  由于张知木和宋应星越谈越投机,酒席散了之后。二人意犹未尽,就来到茶座继续聊。后来张知木就住在窑岗宾馆和宋应星住在一起谈到差点儿天亮。

  当张知木提出来,准备让黄河改道的事儿,宋应星差点没蹦起来。

  “张东家,您要是把这件事儿做成了,那可是造福万代的事儿啊!几百年了,至从黄河夺淮入海以来,淮河一带就没安稳过。有一点水就会涝一大片。如果将黄河改道,再把淮河入海口疏通了,苏北就会有变成鱼米之乡。那里的粮食就会养活很多人。如果张总信得过我,我愿意为这事儿出力。我对那一带要熟悉的多。”宋应星有些激动,恨不能马上就做这件事儿。

  张知木说:“这事儿太大了,我们要从长计议。等我们把李自成打跑了,我们才能做这事儿。”

  宋应星不是个糊涂人,他说:“我知道,我们窑岗人下一步,绝对会去取中原。取了中原之后,就能把淮河这一带控制在手里。至于,从开封沿着山东济水河道入海这段黄河大坝,就请皇上出面下旨修建。皇上没有银子,我们可出一部分工钱。至于需要征地的事儿,就让皇上下旨,由沿岸的官员们去办。要是我们自己办,那些征地的银子就不知道要多少。”

  “宋先生说的是,我们不想对大家用强制手段,做这样的事儿,难度就太大了。”张知木说,“不过我们从开封到淮安的这段黄河故道可以改成一条运河,省出来的运河两岸的会多出来很多好地。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。可以用这笔银子建设码头和大桥。彻底改变那一带的交通状况。”

  “张总,你还要想到,挖通淮河通到大海的这段河道也需要不少人工。”宋应星说。

  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洪泽湖几个泄洪口的事儿,“我们不但要疏通原来的入海口,还要加几个入海通道。淮河水季节性太强,往往是集中下来,越到下游,几条河流的水都聚在一起,水量非常大。入海口泄洪能力不够的话,很容易造成灾害。”

  “是啊!这些事情需要认真研究才行。不过现在就应该早点儿准备着。有些事情现想很可能想的不全面。我们没事的时候就想想,就可能会把事情想的很周全。”宋应星很快的就进入了状态。因为大家没把他看成外人,他也就很快的站在窑岗的立场考虑问题了。

  看着窗外见亮了,张知木对宋应星说:“我们今后有都是时间慢慢聊。现在天快亮了,我们都睡一会儿,一会儿事不少呢!”

  “好好!是该睡觉了。”宋应星知道张知木想的事儿多着呢。不过他没想到的太多了。今天一见面就彻夜长叹,更是他没想到的。

  睡醒了之后,张知木对宋应星说:“宋先生,如果那套房子你们没啥意见的话,就搬进去吧!这里宾馆条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。”

  “哎呀!张东家那个房子太好了,我们全家都觉得有些受用不起!”宋应星说。

  “嗨!你就别客气了,以后我们在一起,有啥事你一定要说话。我们窑岗现在有这条件。”张知木说,“把家里安排好了。孩子们该读书的读书,该工作的工作。你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”

  “张总,你是心理装着天下的人,还记着我们家里的小事儿。我替全家人谢谢你您了。”宋应星是由衷的感谢张知木。

  离开窑岗宾馆,张知木赶回办公室,有些事情对杨玉琳做了安排。下午就和欧阳鹤带着杨靖一群人,悄悄的离开窑岗。他们要到开封去见周王。行前,已经给周王用密吗发去了电报。

  -------------

  富士山喷发,日本大地震。--《南宋记忆》进展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